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新闻

开启光明 实现梦想--记咸阳市眼科医院学科发展新

发布时间:2018-12-26   浏览:

    2010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被咸阳市卫计局正式命名为“咸阳市眼科医院”。八年来,引领着咸阳区域内眼科学术的发展,为咸阳眼病患者实现了“光明”梦想,为咸阳百姓贡献了力量,现已跻身陕西省眼科一流团队之列。

学研治成果斐然

八年来,咸阳市眼科医院笃定前行,喜获多项荣誉和称号,被评为“陕西省特色医疗专科””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咸阳市眼科临床技术创新团队”“西部眼科联盟咸阳分中心”“咸阳市眼科质量控制中中心”“咸阳医学会眼科分会主委单位”“咸阳眼科联盟中心”主委单位,为咸阳市眼科疾病研究室,咸阳市防盲办公室也设在这里。医院年手术量达6000多例,全省排名第四。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拥有以许淑云、杜建英、王升、蒲晓莉、董永孝、王敏、裴瑞、刘萱主任为首的专家团队,以赵吉飞、侯力华、秦玲利、刘彦章硕博士研究生为代表的青年骨干团队,专业医护人员130余人。

咸阳市眼科医院坚持以“让眼病患者不出咸阳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其中,飞秒激光治疗近视、1.8mm微切口白内障手术、27g玻璃体切割手术、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底激光联合玻璃体注药等技术均为咸阳市首家开展。

加强对眼科疑难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眼科医院积极参加陕西省疑难眼病研讨会,多位眼科专家亮相研讨会,作病历汇报,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聚焦临床诊疗问题,引领咸阳区域眼科事业更好的发展,举办“海峡眼科高峰论坛”“丝绸之路眼科年会”“大秦眼科论坛”等10场系列学术会议,让全国知名专家走进咸阳,将先进经验带进咸阳。

 为促进亚专业迅速发展,增强团队整体实力,以眼底病专家王敏为代表的眼科医生纷纷“走出去”,走向全省、全国学术舞台,展示最新成果,积极与同行交流探讨,实现专业的飞跃提升。

 不断提升临床业务水平,定期选派青年眼科医生赴合作医院天津眼科医院、北京301医院学习交流,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

  为实现眼科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召开西部眼科联盟咸阳分中心暨咸阳眼科联盟成立大会,市各大医院及县区的34家医院眼科与我院确定战略合作联盟,今年12月份召开咸阳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市内及县区医院的眼科均为中心成员。

  经过不懈努力,眼科八年来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年接诊量达30000例,手术量达 8500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  70%,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省级核心90篇,国家级核心10余篇),参与国家级项目研究2项,编撰眼科论著2本。省级科技进步奖 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在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发表专题报告20余次,其中全国性会议2次,省级 15场次,市级 5场次。

抓学科、强内涵、树品牌,实现眼病精准化治疗

  2018年隆冬时节,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却春潮涌动!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树立“抓学科、强内涵、树品牌”战略发展思路,眼科医院紧跟发展的脚步,进行专业改制、协同发展趋势,破解发展桎梏,树立品牌标杆,实现眼科全病种精准化治疗,在新时代谋划高质量发展!

咸阳市眼科医院由原来的五个病区,重组为四个中心,即白内障眼内屈光中心、青光眼综合眼病中心、眼底病诊疗中心(玻璃体视网膜外科、眼底病内科)、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使眼科专业进一步细化,既有组合又有分设,实现了眼科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将眼科学科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眼科在咸阳市的主委作用和质控中心作用。

成立“白内障眼内屈光病区”,杜建英院长为学科带头人,是以白内障诊疗、眼内屈光矫正及疑难病诊治为专业的临床学科。

成立“青光眼综合眼病病区”,蒲晓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是以青光眼、青光眼相关性白内障、泪道疾病、眼表疾病、眼部整形等为专业的临床学科,曾被授予“咸阳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成立“眼底病诊疗中心”,专业服务“眼底病”患者。将眼底外科及眼底内科进行优化整合,成立“眼底病中心”,将王升教授的眼底外科手术优势和王敏副教授的眼底内科学术地位相结合,整个“眼底病”专业技术水平在咸阳市及周边地区遥遥领先,达到省内及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

成立“日间手术中心”,董永孝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日间手术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有效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具有提升服务效率,节约医疗成本等多项优势,已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医改重点内容,可实现当天手术、当天离院。

通过加强眼科亚专业建设,使眼科科研发展、技术水平、学术地位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眼科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眼科医院更高、更强、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断加强眼科人才培养

 青年医师是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医院在软实力竞争方面的重要底牌。老一辈专家许淑云教授、现任眼科医院院长杜建英、副院长王升深知青年医师的培养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除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培养模式外,又进行了培养体制的创新,传承眼科事业发展。

开展“导师制”活动,确定各科学科带头人为导师,经过病院内部层层选拔,确定师带徒首批学徒9名,并于12月7日举行了“师带徒”仪式,导师制的实施,不但体现了“传-帮-带”的医学学术传承,为建成西北一流的眼科队伍提供充足的保障。

学习创新型咸阳市眼科医院,实行主治职称以下人员轮转制,为眼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格局已逐步形成,医院已经拥有了结构搭配合理的高、中、初级技术人才队伍。

八年来,不断将眼科医院医院中青年骨干医生送往国内一流医院学习和进修,共派出医务人员 50余人次,请国内外专家辅导 10余次,重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将经验提炼为科研成果,更将这份成果通过各类学术舞台进行展示,惠及基层眼科医生。

2016年10月,眼科检查室主任刘萱在全国眼科超声医学会上做专题汇报;2017年11月,眼底病诊疗中心内科副主任侯力华在陕西省眼科年会上做病例分享;2017年12月,眼底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王敏参加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年会;2018年6月,视光中心主任裴瑞在清华附中西安分校“近视防控”活动中进行大会宣讲;2018年,眼底病内科主任王升教授在陕西省医学会屈光白内障手术高峰论坛上做大会发言;2018年11月,白内障屈光中心主任董永孝副教授在西部眼科联盟暨陕西省屈光白内障高峰论坛上做大会报告; 2018年11月,青光眼诊疗中心主任蒲晓莉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青光眼学术会上做大会报告;2018年11,眼科医院院长杜建英教授在陕西省第十六次眼科学术会议暨眼科高峰论坛上进行专题发言。

自眼科医院成立以来,多次在省级、国际级学术舞台展露头脚,代表咸阳市眼科界及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出响亮的声音。近期学术盛会的成绩进一步展示了咸阳市眼科医院在医、教、研各方面的实力。

成绩的取得,既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事业的鞭策,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眼科人坚信,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心志坚定、不畏艰难,便一定会到达那光辉的顶点。

八年来励精图治,八年来不断拼搏,八年来创新发展,咸阳市眼科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得到群众、专家的一致好评。

老一辈眼科教授说:没有一支优秀的青年医师团队,没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青年医师团队,医院的发展都是“纸上谈兵”

眼科青年骨干说:都说家里有老人是一个家的财富,我们眼科医院这个家里有你们,更是我们眼科医院的宝贵财富;我们年轻一辈也将不负众望,认真汲取和掌握这些珍贵资源,在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为我们眼科医院的再一次腾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院党委说: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你们的团队站在医院发展的高度,有担当、有作为,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得失,人类的光明事业有你们就有未来!

百姓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科医院从生理层面保护、救治人类眼睛,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人心灵的呵护,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之窗,来欣赏这阳光灿烂的美好世界?

眼病患者说:“治眼病,还得去咸阳市眼科医院!”人们奔走相告,广而告之,患者慕名而来,满意而去。咸阳市眼科医院的“品牌”,亮在了百姓心头,流传于街坊邻里,洋溢出“医者仁心”的真善美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