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新闻

出生两天患儿肛门再造 温暖了一个贫困的家

发布时间:2017-06-07   浏览:

——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治疗危重患儿

     瘫痪在床的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顶梁柱、嗷嗷待哺的幼儿……这个依靠国家低保维持生存的一贫如洗的家,就像在茫茫大海上飘摇的单薄小船,早已经不起任何风浪,然而小豆丁就在此时出生了。

     不幸患儿遇不幸 家属欲放弃

     手术室里,他刚刚与温暖的母体分离,懵懂清澈的大眼睛打量着陌生的一切,突然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孩子没有肛门!”助产士一句话,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揪起了心。新生儿病区主任王卫华、小儿外科主任陈延会立即赶来查看,发现患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腹胀明显,腹壁极薄,必须尽快进行肛门成形术,否则随时有可能出现肠穿孔、肠坏死、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来不及让小豆丁在妈妈怀里依偎,新生儿病区的保温箱成了他坚实的堡垒。经过初步诊断,小豆丁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新生儿颅内出血、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症、先天性心脏病、右肾积水、心包积液、新生儿黄疸、贫血等九种疾病。

     为刚出生一两天的孩子进行麻醉下的肛门成形术并不容易,更何况小豆丁患有9种疾病,这不仅考验外科医师的技术,对麻醉师也是极大的挑战!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会放弃每一位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拼尽全力!然而得知孩子情况的家属却打起了退堂鼓,“大夫,我要把娃抱走,我不治了。”孩子的家属说。新生儿病区的大夫急了,“你知道现在把娃抱走,对娃意味着什么吗?不做手术,娃就是死路一条,你们忍心!?”“唉,家里穷的叮当响,哪里有钱给他治!带回家听天由命吧!”孩子家属道出了原因。经过了解,小豆丁的家境极为贫困,一家老少六口人,全都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

     万幸豆丁遇仁心  我们不放弃

     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永利得知此事后,立即下达指示“我们是人民的医院,要帮困苦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立即组织最优秀的医疗团队免费救治患儿!”医务部施大为部长立即组织新生儿病区王亚萍主任、王卫华主任,小儿外科陈延会主任、手术部焦相学主任等相关学科带头人,召开紧急手术协调会。各位专家对小豆丁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详细讨论了手术方案,并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小豆丁的手术牵动着全院人的心。手术部早早进行了术间升温、手术设备与物品的准备,医护人员自发加班等待小豆丁手术结束。因孩子仅出生两天并患有九种疾病,专家们在讨论后决定实施插管全身麻醉。为了保证安全,由手术部副主任丛子红、副主任医师李景明为小豆丁进行麻醉,药量要极为精确的计算,还启用了目前咸阳市最先进的宙斯麻醉机,严密监测麻醉情况,保证正常呼吸。因孩子极小,部位特殊,没有适合的手术床,护士弯腰半蹲托着他,这个姿势坚持了几个小时……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李鹏教授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陈延会主任一起为小豆丁实施了会阴部瘘管切开肛门成形术,手术十分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小豆丁回到了新生儿科病区的保温箱,他不哭不闹,似乎也明白自己要快点好起来,才不辜负医护人员们对他执着的坚守。妇儿病院行政院长王亚萍、新生儿科病区主任王卫华为孩子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妇儿病院总护士长戚晓秦及普通外科护士长陈静为小豆丁进行护理会诊,新生儿科护士长张苏红立即对术后护理进行了一系列安排:3人轮班24小时守在小豆丁身边,进行胃肠减压、半小时清理粪便一次并消毒切开处、保持伤口干燥,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当天夜间小豆丁已顺利排便4次,手术伤口无红肿、渗血,孩子排便的问题解决了!尽管小豆丁与生俱来的疾病也许无法根治,但经过十天的治疗与护理,小豆丁吃奶、睡眠、精神、排便等方面都趋于正常,他终于可以出院了。

     正如张永利院长说的那样,“我们不能看着一个新生命因贫困而失去生存的权利。”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医务工作者关爱生命、恪守医德、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医有大爱、心有人民”这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者仁心!